绷紧防范之弦 远离诈骗之害

作者: 时间:2023-12-13 点击数:

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电信诈骗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大学生群体因缺乏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和拥有较少的社会经验,极易成为电信诈骗的目标人群。现代商务学院积极响应学校号召,于2023年12月13日在各班进行“防范电信诈骗”的主题活动。

以下是部分班级开展情况:

“吾日三省吾身:防诈骗短信乎?防诈骗电话乎?防贪小利乎?”农商23101班辅导员黄译荻老师热心叮嘱道。为提高同学们防范、识别网络电信诈骗,她正向同学们积极普及电信诈骗的相关知识。

“套路可能不是真的,但骗你是真真的。”电商23103班辅导员丁俏老师贴心提醒着学生。她组织学生观看防诈视频,对电信诈骗常见手段进行了重要讲解。

“不贪不占,骗子玩不转。十人受骗,九人贪财。”动漫23101班辅导员沈佩珊老师从电信诈骗的特点等方面深入介绍,以帮助广大学生听醒防骗,提高个人安全意识。

 


预防电信诈骗,养成保护个人信息、提高风险意识,是有效预防电信诈骗的根本方法,更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现从类型、特点、防范措施进行总结、科普,希望所有人能切实提高防范措施,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一、电信诈骗类型

1.冒充官方机构诈骗:骗子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冒充银行、公安机关、税务机关、社保机构等官方机构,给受害者制造严重的紧迫感,要求受害者立即汇款或提供个人信息。

2.虚假中奖诈骗:骗子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告诉受害者自己中了大奖,但需要先支付税费或手续费才能领取,以此骗取受害者的钱财。

3.谎称恋爱诈骗:骗子通过社交网络、聊天软件等方式冒充单身人士,与受害者建立起感情线,利用感情继续敲诈受害者的钱财。

4.欺诈基金会捐款:骗子打电话或发短信告诉受害者是为了做慈善,需要筹集一定的基金,以此类似欺骗受害者。

二、电信诈骗特点

1.时间急迫:骗子在短时间内迅速操作,制造紧迫感,诱导受害者提供大量信息或汇款。

2.真实性假象:骗子冒充官方机构,伪造呼叫、短信格式,使受害者误以为自己接到的是真实的通知,进而上当。

3.模式多变:骗子总是暗中调查受害者的信息,根据受害者的特点和状况,采取不同的诈骗模式。对于大学生这个层面,往往针对大学生的需求或实际状况进行诈骗。

三、电信诈骗预防措施

1.明确信息保护原则:对于有关个人信息、家庭、学校等方面的信息,不泄漏给他人,尤其是陌生人。保持警惕,防止个人信息被非法套取。

2.谨慎评估信息真实性:收到电话、短信、邮件等通知,要判断来源是否真实。不轻易相信所谓的“中奖”通知,不随意点击留言、二维码等。

3.明确挂失流程,防止资金损失:银行卡、网银等账户一旦发生异样,及时联系银行客服及时挂失封锁,避免资金损失。

4.了解诈骗模式,防范于未然:常了解和分享诈骗的骗术,多与老师、同学族间交流,分享亲身遭遇等,共同提高防范意识。

5.提高警惕,主动回击:遇到可疑电话、短信通知,要及时报案,千万不要轻易汇款或提供个人信息。防范电信诈骗,一定要有高度的警惕性,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语,通过多方渠道印证信息的真实性。


通讯员:刘鑫垚

编审:王静萍 龚德贤 秦宇霞

版权所有©太阳集团tyc5997(中国)股份有限公司-baidu百科  湘ICP备09025336号
地址:益阳市迎风桥镇
招生咨询热线:0737-4624888 4625888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