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联盟首页> 联盟动态> 正文

联盟动态

太阳集团tyc5997:“造血式”扶贫架起乡村振兴“强支点”

2021年03月11日 09:25   点击:

太阳集团tyc5997:“造血式”扶贫架起乡村振兴“强支点”

益阳职院充分发挥师资、技术、专业等资源优势,深入开展职教扶贫、科教兴农——“造血式”扶贫架起乡村振兴“强支点”

让困难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学习一门技能、让贫困农村拥有一项支柱产业实现脱贫致富,让广大农民进入大学深造夯实乡村振兴根基……近年来,益阳职院在教育精准扶贫脱贫和服务乡村振兴中,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专业优势、技术技能优势,广泛开展职业技术技能教育和培训,积极引导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走上就业创业道路,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职教力量,为推进乡村振兴增添了人才动能。

扶业——特色产业扶贫带来增收“好钱景”

 

从菜地里摘一些蔬菜叶子,和着糠米拌成鸡食,放到鸡圈里,贺雨珍一天的喂养工作就完成了。“这批鸡太好养了,一天能产1个蛋,价也卖得高。”说起自家养的这些鸡,赫山区岳家桥镇大塘村贫困户贺雨珍满脸笑意。

贺雨珍口中“太好养”的鸡,是益阳职院师生技术团队改良的土黑鸡品种,经过品种改良、技术指导及科学划定养殖场地,这些土黑鸡不仅成活率高达99%,产蛋率也提高了30%。如今在大塘村,参与土黑鸡圈散养殖项目的贫困户、村民达300多户,依靠养殖土黑鸡每户年均增收4000元以上。

 

“扶贫扶业。特色产业发展起来,农民才能真正实现脱贫致富。”益阳职院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周健说。作为益阳市派驻大塘村帮扶牵头单位,学院成立由党委书记谢梅成、院长蔡建宇任组长,副书记张建安任副组长的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组织学院种养殖专家实地考察,确定了推广圈散养殖土黑鸡项目,建立“益阳职院驻大塘村专家联系基地”,帮助孵化土黑鸡鸡苗、改良鸡品种、开展养殖技术培训。同时,扶植当地建国养殖合作社成长壮大,依托合作社为贫困户和村民提供鸡苗、销售成品鸡,开展防疫、养殖技术指导与跟踪服务。

近年来,益阳职院不断提升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契合度,主动对接地方产业,积极拓展产业扶贫项目,激发贫困村民致富的内生动力,共计为贫困地区开展产业扶贫项目99项,通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和工会活动、联系爱心企业以购代捐、依托学院食堂采购等方式,开展消费扶贫金额达200万元。学院常务副院长杨建华带领团队多次前往安化县梅城镇建章村,为毕业生肖泉源的藏香猪崽生态种养创业项目提供全方位专家指导、技术人员保障,帮助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公司与梅城镇周边10个村633户、2500人签订产业扶贫帮困协议书,助力建章村整村脱贫,该案例2018年被省教育厅评为高校服务脱贫攻坚典型案例。电子商务系教师王静萍、邓李等人组建“农播汇”大学生直播实训团队,助力南县稻虾、沅江芦菇等农产品上行,累计举办60余场扶贫直播,为商家提供技术指导上百次,为贫困地区搭建电商销售平台21个。最近,团队还将扶贫产品沅江餐餐芦姑推荐到湖南省高校消费扶贫销售平台,推动餐餐芦姑销售1000多单,学院被评为湖南省高校消费扶贫营销大赛“优秀组织高校”。

扶技——技能培训“扶”出宽广致富路

 

学院生信系副教授肖淑媛利用秸秆培养食用菌,带领赫山区泥江口镇七里冲农户广泛开展“一季水稻+大球盖菇”的套作生产法,既解决了当地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也提升了农户经济效益;

畜牧专业高级讲师王金芳在南县赤松亭农牧有限公司推广科技牧养技术,指导农户选择适合种植牧草土质的山川荒地种植牧草,并应用秸秆氨化技术,将秸秆转化为肉牛饲料,基本解决了肉牛生产的新鲜饲料问题;

通过益阳市移民局主办、益阳职院承办的家政服务员培训,我市120多名移民农民学会了科学育儿、护理老人、清扫保洁等技能,并与欣鑫家政公司达成合作,实现无缝对接就业……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益阳职院充分发挥职业院校专业技术优势,立足益阳农业大市特色,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点对点”组织学院专业团队下乡村、入田间、进企业,对农户进行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和田间指导,培养本土人才,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近年来,学院不负省委人才办评为的“2018-2019年度湖南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单位”殊荣,累计为贫困地区派遣科技特派员86人次。在银鱼农业担任科技特派员时,湖南省省派科技特派员、博士艾金龙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水体污染光合细菌处理修复团队联手,研究出水产养殖开放水源污染问题的光合细菌解决方案探索并成功获批,有效改善了小龙虾养殖水体污染问题。

学院还进一步强化服务社会的功能,主动与相关部门对接,开展扶贫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移民培训等,不断创新培训方式,深入乡村、 田间地头开办 “田间课堂”,努力提升贫困劳动者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近五年,学院在益阳地区开展涉农类培训共计21178人次,其中培训贫困地区致富带头人1975人,培训新型职业农民6280人,劳动力转移培训5560人,培训工匠或技艺传承人1372人。

扶智——职教有为成就出彩人生路

“多亏老师您的坚持和帮助,让我就读益阳职院,给了我改变人生的机会。”毕业5年,唐丽文仍常向老师唐小纯感慨。唐丽文出身桃江县一个特困家庭,初中毕业后因负担不起学费欲辍学外出打工,是唐小纯多次上门劝说,自掏腰包帮她交了一年学费,还在校内联系勤工俭学岗位,这才让她顺利完成学业。毕业后,她进入东莞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如今已成长为部门主管,成功实现家庭脱贫。

唐小纯是益阳职院“玉兰爱心团”的一员,在这个团体中,还有30多名富有爱心的老师,他们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为困难学生提供生活、心理、学习、就业等方面的帮助:晏端秀对3名帮扶学生从生活、心理、就业的一路爱心守护;曾宪红对有社交障碍的学生开展无微不至的心理疏导;唐小纯累计投入资金10多万元,帮贫困学生交学费、给学生付生活费,并为帮扶学生提供假期兼职工作;曹燕秋帮扶的学生从学习无目标、不善于表达、不自信到积极参加活动,成长为该系学生会主席……他们用自己的爱心照亮了学生成长之路,也为近百名学生带来了温暖和希望。

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资助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是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为此,益阳职院采取精准招生、精准资助、精准培养、精准帮扶就业,把“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相结合,构筑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工作格局,让每一位困难学生都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每年招生季,学院都会安排教师入村进户,广泛宣传国家职业教育相关政策,介绍学院办学特色,引导贫困家庭学生进入校园接受职业教育。学院还采取免除学费、生活资助、优先安排在校企合作定向班、一对一帮扶就业等系列优惠政策,资助学生完成学业,实现精准就业。

在助力脱贫攻坚、打破贫困代际传递上,近5年来,学院共计免费招收家庭困难学生391名,通过学习知识技能改变自身命运;发放贫困生奖学金928.74万元,发放贫困生助学金2362.5万元,为贫困学生提供生活补贴、引进社会爱心人士捐赠93.81万元,为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数284个。通过职业教育与学习,厚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沃土,让学生拥有一技之长,成为家庭的顶梁柱,也为益阳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形成了一个精准扶贫、振兴乡村的“强支点”。

 

  • 上一篇:湖南省第12届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及教学改革研讨会顺利召开
  • 下一篇:“湖南省农村电商产教联盟第二届年会”暨“湖南省第十一届电子商务类专业建设及教学改革研讨会”成功召开
  • 关闭

    版权所有©太阳集团tyc5997(中国)股份有限公司-baidu百科  湘ICP备09025336号
    地址:益阳市迎风桥镇
    招生咨询热线:0737-4624888 4625888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
    网站访问量: